万重山怎么养
很多人家里养花,总喜欢那些开得热热闹闹的,牡丹啊月季啊,红红火火的,看着就喜庆。我呢,心里偏偏就装着那么一棵“万重山”。说它“万重山”,你脑子里浮现的是不是那种层峦叠嶂、墨绿苍劲的仙人掌?其实啊,我说的这棵,更准确地讲,是非洲霸王树,学名叫Euphorbia trigona。它呀,模样确实是像极了微缩的群山,棱角分明,沉默却有力量。在我这屋子里,它不争不抢,就那么静静地立着,却总能把我的目光吸过去。养它这些年,跌跌撞撞,可算是悟出点门道了。
第一次见万重山,是在一个老花友的院子里。当时只觉得这植物太酷了,不走寻常路,像个雕塑。他那棵,得有我半人高,枝条粗壮,颜色深沉,每一节都像精心雕琢过似的。当下我就决定,非得自己也养一棵不可。结果呢,第一棵小苗,买回来没多久就软塌了,黑黢黢地从根部往上烂。别提当时有多懊恼了,明明看着皮实,怎么在我手里就这么“矫情”?后来才知道,这东西看着像仙人掌,实际是大戟科的,骨子里娇贵着呢,最怕的就是水多和不通风。
要说养万重山,第一条雷打不动的规矩,就是给它找个通风好、光照足的地方。我的万重山现在住在我家南阳台最靠窗的位置,那里早上能晒到温柔的散射光,到了中午,阳光就变得直接且热烈。南阳台的好处是四季都有阳光眷顾,即便是冬日斜阳,也能让它感受到温暖。你要是把它放在背阴处,或者光线不足的角落,不出三个月,茎秆就得徒长,细溜溜的,颜色也发白发绿,那叫一个“没精打采”,完全失去了它那种“山”的巍峨气势。而且,一定要记住,搬家或者换位置的时候,别一下子从阴暗处扔到大太阳底下,得有个“驯化”的过程,循序渐进地挪动,不然分分钟给你晒出难看的“晒斑”,严重的还会灼伤,再也恢复不了。
光照重要,土壤更是重中之重。多少万重山,都是折在土壤上的。这东西,根系相对娇弱,一点点积水就受不了。所以,我的配方永远是:颗粒土多于泥炭土。具体点说,我通常会用大概六到七成的赤玉土、鹿沼土、硅藻土或者火山石,剩下的才是三到四成的泥炭土或者椰糠。盆底还会铺一层粗颗粒的陶粒,增加排水性。这种配土摸上去有点粗糙,倒水下去,哗啦一下就漏完了,一点不拖泥带水。你可能觉得这土是不是太“瘦”了?放心,万重山对养分的需求并不像那些开花植物那么旺盛。而且,我会在上盆的时候,底部埋上一些缓释肥颗粒,量不多,就那么几粒,足够它慢悠悠地吸收一年半载的了。
浇水,这是个玄学。我的原则是“不干不浇,浇则浇透”。这“干透”可不是你看着土表干了就行,那是表面文章。得用手掂量盆的重量,刚浇过水的盆沉甸甸的,干透了就轻飘飘的;或者你用根木筷子或者牙签插到底部,过一会儿拔出来,筷子还是湿漉漉的,说明下面没干。我的万重山,夏天基本上是一周到十天浇一次,但前提是高温且通风极好。到了春秋,生长期,可能十天到半个月一次。最关键的是冬天,这货怕冷,一旦气温低于10摄氏度,它就进入半休眠状态,对水的需求急剧下降,我基本上是一个月才给它一点点水,甚至不浇,就让它自己“熬”着。你得根据你家里的具体环境,比如空气湿度、盆的大小、土的透气性来灵活调整。那些照本宣科,定点定量的浇水方式,是养不好万重山的。
修剪,对于万重山来说,是门造型艺术。它自然会分枝,但有时候长得不那么如人意,或者枝条太密影响通风,我就要动剪刀了。修剪的时候,要用消过毒的锋利刀具,一刀下去,干脆利落。剪下来的枝条,别急着插土里,得在阴凉通风处晾干伤口,直到切面结痂,摸起来硬硬的,像层薄膜,通常需要好几天甚至一周。这一步非常重要,不然直接扦插,很容易感染黑腐病。晾干后,再插入前面说的颗粒多的透气介质中,不用管它,静静等待生根。我的经验是,即便是剪下来的小枝条,只要操作得当,成活率还是很高的。看着一棵棵小“山峰”从无到有,那种成就感,比买一盆现成的要深厚得多。
病虫害方面,万重山相对来说是比较皮实的。最常见的就是蚧壳虫,它们会躲在茎秆的棱角处或者分枝的缝隙里,吸食汁液,发现晚了茎秆就会出现白色的斑点。我通常是肉眼巡查,发现少量就用棉签蘸酒精擦拭,如果多了,就得动用护花神之类的杀虫剂,喷洒的时候记得戴手套,保护好自己。另外,黑腐病前面提过,那是最致命的。一旦发现茎秆局部发黑发软,第一时间就要“壮士断腕”,用消毒过的刀具将发病部位彻底切除,一直切到健康的组织为止,伤口也要用多菌灵粉或者硫磺粉涂抹,然后晾干。有时候切得只剩一点点了,心疼归心疼,但总比整棵烂掉强。
养万重山,它不像是养那些娇滴滴的开花植物,需要你每天细致地呵护,它更像是一位沉默的友人。它不言不语,你却能从它缓慢而坚韧的生长中,感受到一种力量。它不需要你频繁地打扰,只要你给它一个安稳、通风、阳光充足的环境,它就能自得其乐,以它特有的方式,在你的窗台上,演绎着四季流转的寂静之美。看着那深沉的墨绿,棱角分明的茎秆,偶尔顶端冒出新生的嫩绿小叶片,你会觉得,这东西真是生动极了,活像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养它,就是养一份内心的宁静,一份对生命韧性的敬畏。
季节 | 光照要点 | 浇水策略 | 施肥建议 | 其他养护 |
---|---|---|---|---|
春季 (生长期) | 充足直射光,逐渐适应户外光照。 | 干透浇透,可稍频繁。 | 少量缓释肥或稀薄液肥。 | 适时换盆(颗粒土为主),注意通风。 |
夏季 (高温强光) | 全日照,避免午后烈日暴晒导致灼伤(尤其是新移栽的)。 | 干透浇透,蒸发快,可适当增加频率,避开中午高温时段。 | 停止施肥。 | 加强通风,防止黑腐。注意蚧壳虫。 |
秋季 (生长期) | 充足直射光,越冬前积蓄能量。 | 干透浇透,逐渐减少频率。 | 少量缓释肥或稀薄液肥,入冬前停止。 | 为越冬做准备,清理落叶,检查病虫害。 |
冬季 (休眠期) | 尽可能多的直射光,保持温暖。 | 严格控水,甚至断水。月余一次,极少量。 | 完全停止施肥。 | 保暖是关键,移入室内,避免冻害,保持良好通风。 |
常见问题 | 表现 | 可能原因 | 我的解决办法 |
---|---|---|---|
茎秆软塌/发黑 | 基部或局部发软、变色、腐烂。 | 浇水过多,土壤排水性差,通风不良,低温。 | 立即控水,剪掉腐烂部分至健康组织,伤口涂硫磺粉或多菌灵,晾干。改善通风。 |
茎秆徒长/发白 | 茎秆细长、颜色变淡、分枝稀疏。 | 光照不足。 | 逐渐增加光照强度。徒长部分可考虑修剪,促进新枝条在良好光照下生长。 |
叶片发黄/脱落 | 小叶片变黄后脱落。 | 正常新陈代谢,或缺水,或温度骤变,或根系受损。 | 正常现象无需过度干预。若非正常掉落,检查浇水和根系。 |
茎秆出现斑点 | 茎秆表面出现白色、褐色或黑色斑点。 | 晒斑(强光直射),病菌感染,蚧壳虫。 | 逐渐适应光照,加强通风。检查是否有虫害,若有,对症下药。 |
我养的这棵万重山,已经陪伴我走过了七个年头。它高了,壮了,每当看到它,就觉得屋子里多了一份沉静,一份禅意。它不像其他花儿那样争奇斗艳,但它有它独有的风骨。有人说养花是修心,这话一点不假。它教会了我耐心,教会了我观察,也教会了我如何去适应和调整。我不会再像刚开始那样,一看到它有点不对劲就手忙脚乱。现在我能沉下心来,感受它的状态,倾听它的“语言”。它不语,自有万重山。
相关阅读
-
水生花卉的分类及特点: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漂浮植物
摘要:详细介绍了水生花卉的分类和特点,包括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漂浮植物。沉水植物完全生活在水下,挺水植物的根部在水中,茎和叶子伸出水面,浮叶植物的茎和叶子漂浮在水面上,而漂浮植物完全漂浮在水面上。这些水生花卉种类丰富,它们在水域中
-
太贵的花别买,路边捡几粒种子,扔盆里就能活!
很多人喜欢养罗汉松,一盆品相好的罗汉松,价格可不便宜,不过没关系,花友们可以去有罗汉松的公园或绿化带转转,说不定能捡到种子,自己回家播种,也能变成小盆栽!罗汉松种子变盆栽罗汉松的果实和种子是长在一起的,一般在夏秋季节成熟,摘的时候选颜色偏深
-
这花千万别养老桩,越老越不开花,砍1刀、满头花苞!
养花的人,都爱把家里的花养成大老桩,看着就让人高兴!但是也有这么几种花,一旦养成老桩,就开始装菜不开花了!这可不行!所以,今天花花就带大家来解决一下,那些不爱开花的老桩,到底要咋办!长寿养老桩,开花越来越少!家里的长寿养2-3年后,枝条会逐
-
太阳花不开花的可能原因:光照和养分不足
摘要:有时我们会发现一些太阳花无法开花,原因可能是光照和养分不足。本文将深入探讨太阳花不开花的原因,并提供解决方案。光照是太阳花开花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选择阳光充足的种植位置非常重要。此外,养分不足也会影响太阳花的正常生长和开花,因此
-
盆栽车厘子的种植技术:品种和土壤选择的重要性
摘要:详细介绍了盆栽车厘子的种植技术,重点关注了品种选择和土壤环境的重要性。正确选择适合盆栽的车厘子品种以及提供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是成功种植健康植株的关键。文章还强调了充足的阳光照射和适当的水分管理对车厘子的生长和果实发育的重要性。通过掌
-
大岩桐有哪些病虫害,应如何防治
灰霉病是大岩桐主要的病害,刚发病可用80%代森锌500倍液喷2-3次。腐烂病和叶枯性线虫病也是病害之一,在栽培之前就要将土壤消毒杀菌,并且将染病的及时拔出来,然后集中起来烧毁。红蜘蛛是大岩桐的主要虫害,需要及早的喷洒药物,可用乐果、花虫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