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雪莲怎么养
要说我这阳台上的“心头肉”,多肉雪莲那绝对是能排进前三甲的。不是那种妖娆到扎眼的,它美得内敛,像一位遗世独立的仙子,周身裹着一层薄薄的白粉,在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下,那层白粉会闪着细碎的光,叶片边缘透着一股子淡淡的粉,就像少女脸颊上的红晕,温润如玉。我第一次见到它,是在一个花友的棚里,当时就挪不开眼了,那是一种难以言喻的“纯净”,立马就求了一小颗回家。
养多肉这些年,我算是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土法子”,尤其是对待多肉雪莲,更是格外上心,毕竟它不是那种随随便便就能出状态的“大普货”,是需要你用心去感受它脾气的。不是我说,很多人养不好雪莲,往往就是太“粗放”了,把多肉都一概而论,这哪儿成?
先说这光照,对雪莲来说,那是顶顶重要的,没有之一!它可不是娇滴滴的小姑娘,它爱死了全日照,那种从日出到日落,没有任何遮挡的全日照,是它出状态、变粉嫩、叶片紧实饱满的秘诀。我的阳台是朝南的,从早上七点多开始,阳光就直直地洒进来,一直到下午四五点才慢慢移开。在这种环境下,我的雪莲基本都能保持一种“果冻色”,叶片肥厚得仿佛要滴出水来。你如果光照不足,它会徒长,叶片拉长,颜色变绿,那叫一个惨烈,完全失去仙气。但是,凡事都有个度,夏季的强光暴晒还是需要适当遮阳的,特别是中午最毒辣的那几个小时,拉一层遮阳网,或者挪到半阴处,都能避免叶片晒伤。我曾经有一颗雪莲,夏天忘记遮阳,直接被晒出了焦斑,别提多心疼了。养多肉嘛,就像养孩子,得细心观察,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需求。
再来聊聊土壤,这是我的“命门”,也是我特别有“执念”的地方。市面上卖的那些所谓的“多肉专用土”,我基本是嗤之以鼻的,里面泥炭土的比例太高,透气性、排水性都差强人意,养不出好状态不说,还特别容易闷根、黑腐。我的配方是多年的经验总结出来的,颗粒要足,透气排水要好,但又不能一点保水性都没有。
土壤介质 | 推荐比例 | 主要作用 | 我的“小心机” |
---|---|---|---|
赤玉土 | 40% | 保水、透气、提供微量元素 | 中粒为主,增加根系抓附力 |
鹿沼土 | 20% | 排水、透气、质轻 | 搭配赤玉土,进一步提升透气性 |
麦饭石 | 20% | 增加重量、提供矿物质、吸附有害物质 | 颗粒大小适中,稳定盆土结构 |
火山岩 | 10% | 排水、透气、富含矿物质 | 进一步增加盆土透气性 |
泥炭土 | 10% | 提供养分、少量保水 | 少量即可,不能多,否则易板结 |
你可以看出,我这个配方里,颗粒土的占比是绝对的大头。这样的土,浇水后几乎是秒干,最大限度地避免了积水烂根的风险。当然,代价就是浇水频率可能要高一点点,但比起黑腐,这点“麻烦”算什么呢?
说到浇水,这又是另一个让新手头疼,让我等老手津津乐道的话题。江湖上流传着“干透浇透”的六字真言,可这六个字背后,藏着多少学问啊!什么叫“干透”?什么叫“浇透”?这要根据你用的盆器材质(陶盆、瓷盆、塑料盆透气性都不一样)、土壤介质(颗粒越多干得越快)、季节(夏季高温休眠期要控水,冬季低温也要控水)、甚至当日的湿度来判断,哪儿能一概而论呢?
我判断是否浇水,主要靠三招:
掂盆重: 刚浇过水的盆和干透的盆,重量差异非常明显。每次浇水前,我都会把盆掂一掂,轻飘飘的,说明水基本干了。看叶片: 雪莲的叶片非常饱满,如果底部叶片开始发软、出现褶皱,那就是缺水的信号了。但也要注意,新陈代谢的黄叶是正常的,不要误判。竹签法: 这是最保险的,找根牙签或者竹签,插到盆土里三分之二深,过几分钟拔出来,如果竹签湿湿的,带有湿土,那就再等等。我的浇水习惯是,春秋生长季,通常是等盆土完全干透,叶片微微发软的时候,我就会选择浸盆法。把整个花盆放在一个盛水的容器里,让水从盆底慢慢吸上来,直到盆土表面湿润。这样能保证整个根系都吸饱水,避免假性浇透。夏季和冬季是雪莲的休眠期,要严格控水。夏天我几乎是断水的,顶多一个月沿盆边给一点点水,纯粹是为了不让它干死。冬天如果气温低于5度,也基本不浇水。如果室内有暖气,温度保持在10度以上,可以少量给点水,但一定要阳光充足、通风良好。
通风,这个细节常常被新手忽略,但它对于防止黑腐和病虫害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你设想一下,浇了水的土壤,如果空气不流通,水汽长时间滞留在盆土里,那不是给细菌和真菌提供了绝佳的温床吗?我的阳台基本是保持窗户常开,哪怕是冬天,也会每天定时开窗通风。如果是在室内,我会用小风扇对着植物吹一吹,人为地制造气流。通风不足导致的闷热,是雪莲化水和黑腐的罪魁祸首之一。那股子湿闷气,对多肉来说,真要命。
换盆和修根也是养好雪莲的关键一环。一般来说,一年到两年换盆一次,在春秋生长旺季进行。当你的雪莲根系充满整个花盆,甚至从盆底孔冒出来的时候,就意味着它需要一个更大的家了。换盆的时候,我会把旧土彻底清理干净,检查根系。修根很重要,把那些老化、枯死、或者细弱的毛细根剪掉,只保留健壮的主根,这就像给它做一次“大保健”,能促进它长出新的、更有活力的根系。修根后,我会把雪莲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伤口,通常是3-5天,等伤口彻底愈合再上盆,避免感染。上盆后不要马上浇水,等个三五天,甚至一周,再给第一次定根水。
至于施肥,我的原则是“能不施就不施,要施就少量”。多肉植物本身对肥的需求就不高,过多的肥料反而会烧根。如果非要施,我会在春秋两季,在盆土表面撒几粒缓释肥,或者用稀释到极淡的花卉专用液体肥,宁可不足,不可过量。
养多肉雪莲,病虫害也是让人头疼的事。介壳虫是我最痛恨的,那玩意儿繁殖力强,躲在叶片缝隙里吸食汁液,不及时处理,整颗都会废掉。我发现介壳虫,首先是物理清除,用酒精棉棒一个个擦拭,或者用小喷壶喷点稀释的护花神。如果范围大,我会直接用蚧必治这类内吸性药剂,彻底根除。但最好的办法还是预防,保持通风、盆土清洁、定期检查,将介壳虫扼杀在摇篮里。
这些年养多肉,我学会了耐心,学会了观察,学会了顺应自然。它们不会说话,但会用叶片颜色、饱满程度、生长状态来告诉你它们开心不开心。失败是常有的事,哪有养花一帆风顺的?我死过不止一颗雪莲,有的是因为浇水过多黑腐,有的是因为夏天暴晒,有的是因为介壳虫泛滥。每次失败,我都掰开来看,分析原因,下次就能避开同样的坑。从它们身上,我看到了生命的顽强和脆弱,也看到了时间的沉淀。
你瞧,现在我这窗台上,几盆雪莲错落有致地摆放着,有的叶片边缘带着漂亮的粉色镶边,有的则呈现出通透的果冻色,偶尔一阵微风吹过,那层细细的白粉在阳光下更是熠熠生辉,那一刻,所有的烦恼都烟消云散了。它不是一盆简单的植物,它是我的伙伴,是我生活里的一抹宁静与美好。养多肉,养的不是植物,养的是一份心境,一份对生活的热爱。如果你也喜欢那份清冷又纯洁的美,不妨也试试,但请记住,对待它,一定要用心,那份独有的白粉,可不是谁都能养出来的。
相关阅读
-
水生花卉的分类及特点: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漂浮植物
摘要:详细介绍了水生花卉的分类和特点,包括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漂浮植物。沉水植物完全生活在水下,挺水植物的根部在水中,茎和叶子伸出水面,浮叶植物的茎和叶子漂浮在水面上,而漂浮植物完全漂浮在水面上。这些水生花卉种类丰富,它们在水域中
-
太贵的花别买,路边捡几粒种子,扔盆里就能活!
很多人喜欢养罗汉松,一盆品相好的罗汉松,价格可不便宜,不过没关系,花友们可以去有罗汉松的公园或绿化带转转,说不定能捡到种子,自己回家播种,也能变成小盆栽!罗汉松种子变盆栽罗汉松的果实和种子是长在一起的,一般在夏秋季节成熟,摘的时候选颜色偏深
-
这花千万别养老桩,越老越不开花,砍1刀、满头花苞!
养花的人,都爱把家里的花养成大老桩,看着就让人高兴!但是也有这么几种花,一旦养成老桩,就开始装菜不开花了!这可不行!所以,今天花花就带大家来解决一下,那些不爱开花的老桩,到底要咋办!长寿养老桩,开花越来越少!家里的长寿养2-3年后,枝条会逐
-
太阳花不开花的可能原因:光照和养分不足
摘要:有时我们会发现一些太阳花无法开花,原因可能是光照和养分不足。本文将深入探讨太阳花不开花的原因,并提供解决方案。光照是太阳花开花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选择阳光充足的种植位置非常重要。此外,养分不足也会影响太阳花的正常生长和开花,因此
-
盆栽车厘子的种植技术:品种和土壤选择的重要性
摘要:详细介绍了盆栽车厘子的种植技术,重点关注了品种选择和土壤环境的重要性。正确选择适合盆栽的车厘子品种以及提供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是成功种植健康植株的关键。文章还强调了充足的阳光照射和适当的水分管理对车厘子的生长和果实发育的重要性。通过掌
-
大岩桐有哪些病虫害,应如何防治
灰霉病是大岩桐主要的病害,刚发病可用80%代森锌500倍液喷2-3次。腐烂病和叶枯性线虫病也是病害之一,在栽培之前就要将土壤消毒杀菌,并且将染病的及时拔出来,然后集中起来烧毁。红蜘蛛是大岩桐的主要虫害,需要及早的喷洒药物,可用乐果、花虫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