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多肉怎么浇水
秋天,在我心里,永远是多肉的高光时刻。你们知道吗?那些在夏天被折磨得奄奄一息,颜色灰扑扑、身形松散的肉肉们,一旦闻到空气中那股子干燥又带着丝丝凉意的味道,立马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开始铆足了劲儿地,把它们那些压抑了一整个夏天的色彩,一点点地渲染出来。从叶尖的那抹羞涩绯红,到整片叶子被阳光打磨出的通透果冻色,再到叶片边缘那层细密的白霜,每一种变化都让人心跳加速。
可也正是因为这个季节太美,太多人想当然地觉得,秋天嘛,凉快了,多肉总该舒舒服服地长了吧?然后就大手一挥,“哗哗”一顿猛浇,结果呢?不是“摊大饼”,就是直接送它归西。我说句实话,养多肉这么多年,看过的“爱之深,害之切”的例子,简直罄竹难书。尤其是这秋天浇水,真的是个“技术活儿”,更是一门“艺术”。我的“独门秘籍”——不,与其说是秘籍,不如说是多年来我用死伤无数的肉肉们换来的血泪教训——就是:秋天,千万别凭感觉浇水,要凭“肉”声和“土”意。
你们别笑我,我真的觉得多肉是有“声音”的。它不会说话,但它会用叶片的状态、盆土的轻重来跟你“交流”。夏末秋初那会儿,气温还没完全下来,偶尔还有“秋老虎”回头,这时候浇水还是得小心翼翼,摸着石头过河。但一旦真正入了秋,昼夜温差开始拉大,阳光也变得柔和不那么毒辣了,多肉的生长季才算真正开启。
这时候,我浇水讲究一个“三要三不要”。
第一要:要等盆土彻底干透,才能浇。
什么叫“干透”?不是你看到表层土发白了就算。那是假象!用手指戳进去,或者更靠谱的,拿根牙签插到盆土三分之二深的地方,拔出来看看有没有湿土粘着。如果牙签干干净净,或者你直接掂一下盆子的重量,发现它轻得像个空壳,那才是真的干透了。我尤其偏爱颗粒土含量高的介质,因为它干得快,透气性好,不容易烂根。比如我的老桩,那些玉蝶、晚霞,用的就是七八分麦饭石、火山石,掺一两分泥炭,这样配出来的土,在秋天那几天,虽然表面干得快,但底部往往还藏着湿气。如果没等它彻底干透就浇,那根系就等于长期泡在“温水”里,能不烂吗?而且,这种彻底的干燥,对于多肉的极致上色,有着不可替代的助推作用。你们看那些果冻色的桃蛋,火红的冰玉,哪个不是在“虐”中蜕变出来的?
第二要:要选对浇水的时间。
秋天的太阳不像夏天那么猛,但昼夜温差大是个问题。我的“执念”是,一定要在晴朗的上午,或者中午之前浇水。为什么?因为白天气温相对高,有阳光照着,多余的水分可以很快蒸发掉,盆土也能在夜幕降临前变得相对干燥。要是你傍晚甚至晚上才浇水,那凉水浇下去,土壤湿漉漉的,加上夜里温度一降,根系可不就泡在冰窖里了吗?这简直是给黑腐病创造绝佳的条件。我之前就犯过这样的错误,一盆长得特别精神的劳尔,因为我手贱晚上浇了一次水,第二天就黑杆了,心疼得我好几天没缓过劲儿来。
第三要:要用对浇水的方法。
我个人是浸盆法的拥趸。尤其对于那些叶片紧凑、不好浇水的品种,比如我的那些生石花,玉露。找个大一点的盆,装上水(最好是静置过两三天的自来水,让氯气挥发掉,或者更好的是雨水,那可是大自然的恩赐),把多肉的花盆放进去,让水位达到花盆的一半到三分之二高度。它自己会慢慢地从底部把水吸上去。看到盆土表面开始变湿润,或者花盆拎起来有明显重量了,就可以拿出来了。然后放在通风极佳的地方,让它沥干多余的水分。这样浇水的好处是,根系能充分吸收水分,避免叶心积水,还能避免水冲刷盆土,造成介质流失。那些叶片层层叠叠的广寒宫、蓝光,特别适合这种方法。如果非要用顶浇法,那也请你沿着盆边,细水慢流地浇,直到有水从盆底流出,而且千万要避免水溅到叶片和叶心。
三不要:不要盲目跟随别人的浇水频率,不要阴雨天浇水,不要给正在蜕皮的番杏科多肉浇水。
第一不要:不要盲目跟随别人的浇水频率。
我经常在花友群里看到有人问:“你家多肉几天浇一次水啊?”然后得到一个答案,回家就照搬。这简直是南辕北辙!别人家的环境,光照、通风、盆土配比、花盆材质,甚至多肉的品种和大小,都跟你家不一样。我的经验是,即便是同一种多肉,在我的南阳台和北阳台上,浇水频率都天差地别。南阳台光照好,通风强,盆土干得快,自然浇水频率高一点;北阳台见光少,可能十天半个月都不用浇。观察,观察,再观察!这是养多肉的核心。
第二不要:不要阴雨天浇水。
这点是我的“死规矩”。不管盆土看起来多干,只要连着好几天阴雨,我是坚决不浇水的。空气中的湿度本身就高,盆土蒸发慢,这时候浇水,等于把多肉放在一个高湿低温的环境里,那真是等着黑腐找上门。与其冒这个险,不如让它再“渴”几天,多肉真的没那么娇气,它能忍!
第三不要:不要给正在蜕皮的番杏科多肉浇水。
这一点针对的是生石花、肉锥这类番杏科多肉。它们在秋天很多会进入蜕皮期,老叶干瘪,新叶从中间顶出。这个阶段是它们生命周期中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需要严格控水甚至断水。多余的水分会导致它们蜕皮失败,出现“夹心”或者“双头”畸形,严重的甚至直接烂掉。我养的C36A生石花,每年秋天蜕皮期我都会把它单独拿出来,彻底断水,直到老叶完全干瘪,只剩一层纸一样的薄膜,新叶完全成熟,我才会在盆边给一点点水,诱导它完成最后的蜕皮。这个过程,真的是考验耐心和“狠心”的。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把几种常见多肉在秋季的浇水“脾气”整理成一个表格,这是我多年摸索出来的,可能跟教科书上的说法略有出入,但都是我亲身验证过的“土办法”:
多肉品种类别 | 秋季浇水特点 | 我的“土办法” | 注意事项 |
---|---|---|---|
景天科 (普货) | 保持“干透浇透”,但间隔逐渐拉长 | 看到叶片底部略微变软,盆土轻盈时再浇。中秋后,浇水频率会减半。 | 避免叶心积水,光照不足时尤甚。通风是关键,不然容易“摊大饼”。 |
生石花 (番杏科) | 严格控水,部分品种进入蜕皮期需断水 | 观察老叶完全干瘪包裹新叶时,再沿盆边给一丁点水,诱导蜕皮完成。 | 蜕皮期严禁多浇水,否则容易出现双头甚至多头蜕皮失败,切记。 |
玉露 (十二卷) | 喜欢相对湿润的环境,但仍需介质排水性极佳 | 盆土表面发白且干,玉露“窗”略显暗淡时,可小水慢浇。 | 忌高温高湿,尤其晚秋气温骤降时,减少浇水。散光处养护。 |
瓦苇 (Haworthia) | 比景天略喜水,但仍需盆土完全干透 | 底部叶片开始轻微褶皱,说明缺水,可浸盆一次。 | 避免直射暴晒,散光通风处养护。 |
除了浇水,秋天还是给多肉施肥的好时机,但要薄肥勤施。我一般会选择缓释肥,埋在盆边,让它慢慢释放养分。或者用非常淡的磷钾肥溶液,配合浇水一起进行,但频率不高,一个月一次顶多了,重点是帮助它们根系生长,为过冬储备能量,而不是催着它疯长。
另外,我还会定期给我的肉肉们修剪掉底部的枯叶。别小看这个动作,这些枯叶不仅可能藏污纳垢,滋生病虫害,更重要的是,它们会阻碍空气流通。多肉最怕闷,尤其是秋天,凉爽的空气带着泥土芬芳在叶片间穿梭,那才是它们最享受的时光。我家的露养多肉,秋风一吹,叶片沙沙作响,那声音简直是治愈一切的良药。
养多肉,真的就像谈恋爱。你得花心思去观察它,了解它的脾气,它在不同季节、不同情绪下的反应。它饿了,会用叶片告诉你;它渴了,也会用叶片跟你“抱怨”。那些饱满圆润、带着果冻色的叶片,那些层层叠叠、紧致包裹的包子型,都是它在回应你,感谢你。
秋天的多肉,是我的精神寄托,也是我生活美学的体现。每天清晨,端着一杯咖啡,蹲在阳台前,看阳光一点点洒在这些小生命上,看它们如何汲取光和热,看露珠在叶片上滚动,听风穿过叶片的轻语,那份宁静和美好,是任何喧嚣都无法比拟的。浇水,也就不再是简单的动作,而是一种带着敬畏与爱的仪式了。所以,我的朋友们,秋天给多肉浇水,请放慢你的手,打开你的眼,聆听你的心。你和多肉之间的默契,会是这个季节最美的风景。
相关阅读
-
水生花卉的分类及特点: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漂浮植物
摘要:详细介绍了水生花卉的分类和特点,包括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漂浮植物。沉水植物完全生活在水下,挺水植物的根部在水中,茎和叶子伸出水面,浮叶植物的茎和叶子漂浮在水面上,而漂浮植物完全漂浮在水面上。这些水生花卉种类丰富,它们在水域中
-
这花千万别养老桩,越老越不开花,砍1刀、满头花苞!
养花的人,都爱把家里的花养成大老桩,看着就让人高兴!但是也有这么几种花,一旦养成老桩,就开始装菜不开花了!这可不行!所以,今天花花就带大家来解决一下,那些不爱开花的老桩,到底要咋办!长寿养老桩,开花越来越少!家里的长寿养2-3年后,枝条会逐
-
太贵的花别买,路边捡几粒种子,扔盆里就能活!
很多人喜欢养罗汉松,一盆品相好的罗汉松,价格可不便宜,不过没关系,花友们可以去有罗汉松的公园或绿化带转转,说不定能捡到种子,自己回家播种,也能变成小盆栽!罗汉松种子变盆栽罗汉松的果实和种子是长在一起的,一般在夏秋季节成熟,摘的时候选颜色偏深
-
太阳花不开花的可能原因:光照和养分不足
摘要:有时我们会发现一些太阳花无法开花,原因可能是光照和养分不足。本文将深入探讨太阳花不开花的原因,并提供解决方案。光照是太阳花开花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选择阳光充足的种植位置非常重要。此外,养分不足也会影响太阳花的正常生长和开花,因此
-
盆栽车厘子的种植技术:品种和土壤选择的重要性
摘要:详细介绍了盆栽车厘子的种植技术,重点关注了品种选择和土壤环境的重要性。正确选择适合盆栽的车厘子品种以及提供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是成功种植健康植株的关键。文章还强调了充足的阳光照射和适当的水分管理对车厘子的生长和果实发育的重要性。通过掌
-
梅花怎么繁殖
说句实在话,养梅花,你真要只是买一盆现成的,往院子里一扔,那乐趣可就少了一半。对我来说,梅花这东西,要从一截不起眼的枝条,或者一粒小小的芽点开始,亲手把它“哄”活,让它从无到有,那才叫真本事,才叫过瘾。那种看着它一点点生根发芽、铁骨铮铮地抽